彰武县农业农村局政策简明问答

日期: 2023-05-18 浏览量:546 来源:彰武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毕邑 文字大小:

  1、彰武县宅基地因自然灾害等原因灭失的,宅基地使用权会消灭吗?

  答: 宅基地因自然灾害等原因灭失的,宅基地使用权消灭。对失去宅基地的村民,应当依法重新分配宅基地。

  2、彰武县宅基地使用权人能否建造住宅?

  答: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3、农民土地是归谁所有?

  答: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4、彰武县土地承包方之间,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互换?

  答: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种或者各自需要,可以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互换,并向发包方备案。

  5、彰武县土地承包合同无效的情况有哪些?

  答:承包合同中违背承包方意愿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有关不得收回、调整承包地等强制性规定的约定无效。

  6、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有什么好处?

  答:一是提高地温,可使整个生育期积温显著提高,促使早出苗;二是保湿作用明显,使地下深层水分提到耕作层供吸收利用,保湿防旱,促进全苗、壮苗;三是可改良土壤微生物物理性状,防治土壤板结;四是可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有利于根瘤菌生长和活动,为开花、结果提供更多的养分;五是可大大减少病虫害和杂草的生长。

  7、玉米播种技术有哪些?

  答:(1)精细整地,打好播种基础。因地制宜采用玉米秸秆覆盖免耕、覆盖条带耕作、碎混还田等方式进行秸秆处理,加快秸秆离田进度。对秋整地、秸秆深翻还田地块,坚持保底墒、封表墒,土层化冻7—8厘米时顶凌封墒,15—18厘米时再耙地、起垄、镇压连续作业;对秋整地、起垄地块,土层化冻3—5厘米时顶凌镇压。对春整地、土壤墒情好的地块,采取旋耕灭茬、深松整地,也可翻耕整地,翻耕、耙、耢、起垄、镇压连续作业;对缺墒地块,尽量少动土,采取少耕或免耕方式灭茬播种或原垄卡种;对土壤过湿地块,适时机械化雪散墒,明水地块及时排水。  
  (2)优选良种,科学施用肥料。根据自然生态条件和生产实际,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熟期适宜、高产稳产、耐密抗倒、抗逆广适、抗病抗虫、宜机械化作业的优良玉米品种。避免种植生育期偏长的品种,杜绝越区种植。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优质专用型或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品种。同一种植区域内优化搭配不同品种使用。播前种子分级处理,筛选均匀一致的种子晒种1—2天,提高种子活力和发芽率;精准种子包衣,杜绝“白籽”下地,确保促根壮苗。根据土壤肥力、产量水平、品种特性、种植密度等科学备肥,按照有机无机配施,基肥种肥前施、磷钾肥早施、追肥分施的原则进行施肥。结合测土配方结果确定氮磷钾用量,重视硫、锌等中微量元素施用,一般亩用磷酸二铵10—15公斤,尿素25—30公斤,硫酸钾5—10公斤,其中40%氮肥和全部磷钾肥做底肥、种肥深施,其余60%氮肥在拔节后、大喇叭口期前追施。如选用30%释放期为50—60天的缓控释氮素,可将全部肥料一次性做底肥施用,后期不再追肥。 

  (3)适墒播种,构建高产群体。土壤墒情适宜地区,当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12℃时抢墒机械单粒精播,一次完成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提高播种质量。土壤墒情差、有水浇条件的地块,可采取膜下滴灌、浅埋滴灌配套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做好滴水出苗,提高保苗率和群体整齐度;易旱、无水浇条件的地块,采取免耕播种或平播、垄沟播种等方式,适当深播或深覆土,加重镇压。土壤湿度大、地温低的地块,提早起垄散墒、提高地温,垄上播种,适当浅播或浅覆土,隔天适度镇压。西北旱作雨养区根据墒情适度拉长播期,等雨适墒播种。旱情严重的地块,宜采取“坐水种”或浇水造墒后播种。因地制宜确定密度,一般亩保苗4000株左右,整地播种质量高、肥水供应充足、生产条件整体较好、且选用耐密抗倒玉米品种的,亩保苗密度可增至4500—5000株。如适播期内未达到播种条件,及时改种早熟品种,并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4)加强监测,防控病虫草害。播后做好化学除草,选择安全有效的除草技术模式,减少长残留性除草剂使用。墒情好的地块,以苗前封闭除草为主,苗后除草为辅;墒情差的地块,以苗后除草为主、苗前封闭除草为辅。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准确掌握发生动态,重点关注可能大部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的玉米大斑病,大部中等发生的玉米螟,局部集中危害的粘虫和蚜虫。源头选用抗病抗虫品种,在种子精准包衣基础上必要时再次包衣。苗期、穗期、花粒期落实绿色防控、生物防治技术措施,玉米生育中后期可采用高地隙喷药机或植保无人机进行统防统治,提高防控效果,降低病虫为害损失。

  8、2022年种植农作物的补贴标准是多少?

  答、种粮一次性补贴(所有农作物):第一批13.47元/亩、第二批6.56元/亩、第三批7.02元/亩,合计27.05元/亩。

  生产者补贴:玉米生产者补贴42.58元/亩。

  大豆生产者补贴292.58元/亩。

  水稻生产者补贴62.57元/亩。

  耕地地力补贴:77.27元/亩。

  9、甘薯技术生产意见有哪些?

  答、(1)选择正规良种,栽插脱毒壮苗。根据种植区域土壤特征、气候条件和生产目标,因地制宜选择专用型甘薯品种,不选用未经登记的品种,不盲目种植非正规渠道引进的品种。提倡种苗繁育规模化、专业化,选择无病虫害的脱毒种薯,排种时用广谱性真菌和细菌防控药剂进行种薯处理。出苗后及时查苗,一旦发现叶片表现黄化褪绿、皱缩、扭曲、卷叶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全株拔除;采用苗床高剪壮苗,要求薯苗全株无病斑、无病毒病,严防病毒苗移栽到大田。栽插使用符合壮苗标准的脱毒健康种薯种苗,一般春薯苗百株鲜重0.5公斤以上,夏薯苗百株鲜重1.0公斤以上。
  (2)分类整地备播,科学优化用肥。北方薯区可选用与中大型四轮拖拉机配套的耕地、起垄等机械作业。春薯种植提倡冬季深耕深翻熟化土壤,春季及早浅耕;夏薯种植宜采用秸秆还田。底肥以腐熟农家肥和成品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鲜食甘薯可通过大量施用有机肥提高品质。化肥施用参考值:每公斤土壤速效氮低于20—30毫克时,亩施纯氮5—15公斤作底肥,高于80毫克时可不施氮肥。每公斤土壤速效磷低于20毫克时,亩施五氧化二磷5公斤作底肥,高于50毫克时可不施磷肥。每公斤土壤速效钾低于30毫克时,亩施氧化钾20公斤,每公斤土壤速效钾30—100毫克时,亩施氧化钾10—20公斤,超过150毫克时可不施钾肥。常规种植条件下,氮磷钾肥均作为基肥一次性在耕翻前施入,也可结合起垄施入;有滴灌设施的田块,采取水肥一体化施用,肥料用量可减少10%—20%。紫薯及鲜食甘薯可适当增加钾肥用量。丘陵薄地生育中后期干旱较严重、长势弱时可通过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补充营养的同时补充一定水分。夏薯生育期较短,可适当减少肥料用量15%—30%。
  (3)适期视情播种,构建合理群体。北方薯区纬度跨度大,应根据气候条件、品种用途和市场定位选择适宜的栽插时间,淀粉型甘薯品种断霜后即可栽植,春薯一般在4月25日—5月20日栽植,提倡适度规模化订单种植。鲜食型甘薯可根据市场需求分期分批栽插。淀粉型春薯栽插密度为3000—3300 株/亩,鲜食型春薯栽插密度为4000—5000 株/亩。有条件地区推广垄膜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统筹应用“机械作业、膜下滴灌、水肥药一体化”等关键技术。生育前期以促生长、早发苗、早封垄为重点,在封垄前后及时除草。生育中期以控制茎叶旺长、建立合理群体结构为重点,必要时可根据地上部茎叶长势进行化学控旺。中后期以促进薯块膨大为重点,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控旺,亩增施磷酸二氢钾100克。雨季注意防涝,排除田间积水。鲜食型甘薯可采用覆膜栽培、膜下滴灌等提高商品薯率,促使壮苗早发。丘陵干旱地区一般不提倡盖膜。
  (4)关注重点病虫,加强综合防控。北方薯区主要病害有甘薯病毒病、根腐病、黑斑病、茎线虫病、黑痣病等,紫纹羽病有扩大危害趋势,新虫害个别地区为害严重,由于南苗北运导致部分地区出现甘薯蚁蟓、甘薯蔓割病等南方病虫害。防治根腐病主要选用抗病品种、无病源地块种植;防治茎线虫病可采用选择健康种苗、无病地块种植、药剂封闭薯苗横截面等综合防控技术;防治黑斑病要从健康种苗抓起,苗床高剪苗,选用壮苗栽插前浸苗处理。防治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以田间设立黑光灯诱杀成虫防治为主,选用高效低毒化学农药防治为辅的综合控防策略。注意加强对薯瘟、蚁象的识别和防治。
  (5)适当增加贮藏,提高种植效益。密切关注市场行情,调整栽插期和收获期,视情况适当增加贮藏量,提高种植收益,避免盲目扩种、集中上市。加工用甘薯提倡与企业订单种植,做好原料市场供应;鲜食用甘薯可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做好产品分级销售、包装销售、贮藏后销售等,提高附加值。建造贮藏设施应因地制宜,有条件的区域进行高温愈合处理。

  10、水稻稻米质量差,稻米白,透明度低,什么原因?

答、出现上述状况有以下几种原因:1、水稻品种问题,一是由于该品种本身所含的胶质含量低,二是该品种抗性较差,遇到外界自然环境不合适就会出现上述状况。2、由于该地常年种植水稻,使土壤贫瘠,缺乏某种微量元素所致。3、水质问题,水质中矿质元素种类单一或居多所致。4、施肥不均衡,一种可能是由于农家肥和化肥施肥比例不均衡引起,另一种可能是由于化肥中氮磷钾比例不均衡引起。

  11、2021-2022年养牛补贴款何时发放?

  答、2021年度肉牛提质增效项目按省文件补贴资金已清算完成,正在进行一卡通发放程序,下步将通过一卡通发放给符合条件的养殖户。

2022-2023年度肉牛增量提质项目项目期为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项目目前尚未结束,需要等项目期结束后进行最终公示,经省农业厅对新生犊牛统一汇算后计算补贴金额,经我县各单位结算后经一卡通发放至项目户手中。

  12、彰武县2022年养牛补贴审核标准是什么?

  答、根据《彰武县2021年肉牛增量提质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符合补助条件的养殖场户母牛选用优秀种公牛冻精配种在项目期内产健康活犊均属补助范围,其中所产犊母牛原则上在本场饲养12个月以上,补助原则是‘先增后补,见犊补母’,实行母牛产犊定扶持主体,新增犊牛定资金的补助办法。(一胎多仔的按一胎单仔的标准补贴)新增犊牛应为核查通过的基础母牛在项目期内所产、且犊牛公示是在栏的后代,外购犊牛不计入补助范围。最后一批公示于2022年7月15日前完成,公示期内,原则上建档的母牛和新生犊牛都需要在栏(犊牛死亡不享受补贴政策),特殊情况需要请示项目管理部门批准并保存证据。”

  13、影响母猪繁殖的疫病有哪些?

  答、蓝耳病、细小病毒、伪狂犬、猪瘟、乙脑。

  14、非洲猪瘟能传染人吗?猪肉还能吃吗?

  答:该病不是人畜共患病,不会感染人。生猪在出售前以及在屠宰场先后经过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二次体检后猪肉才能上市,经过检疫的猪肉可以放心食用。

  15、怎样选种母猪?

  答、1、看父母,母本的产仔性能良好、母性好、哺乳力强;父本的体征优良,生产性能好、配种性能好、配种性能强的后代。
  2、看胎次,在母猪的2-5胎中仔猪选种为宜。
  3、个体,选择在同胞中个体较大者为佳。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