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彰武县林下经济产业五年发展规划(2025-2029)》的通知的政策解读

日期: 2025-04-17 浏览量:249 来源:彰武县林业和草原局 责任编辑:王宏博 文字大小:

背景

传统林业主要依赖木材采伐、苗木生产、林粮间作,不仅经济收益模式单一且面临资源流失等问题,发展林下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生态经济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积极发展。近年来,林下种植、养殖、林产品加工等多种业态不断涌现,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从宏观政策层面看,国家大力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林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各地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优势,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新路径,促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在区域发展格局中,周边地区林下经济发展也呈现出竞相发展的态势,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和市场竞争压力。经过70余年的生态建设,我县生态持续改善向好,但是新形势下实现生态经济增收已成为当前工作重点,林下经济发展面临着如何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打造特色品牌和优势产业的挑战。

起草依据

一、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年12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修订)第六章第四十九条第二款:“在符合公益林生态区位保护要求和不影响公益林生态功能的前提下,经科学论证,可以合理利用公益林林地资源和森林景观资源,适度开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利用公益林开展上述活动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二、政策依据

《全国林下经济发展指南(2021—2030年)》全文。《辽宁省经济林及林下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年11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出台)全文。

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立足本县森林资源优势,以传统林粮间作向多元化林下经营转型为重点,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动力,促进林农增收和乡村振兴为目标,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构建绿色、可持续的林下经济产业体系。

目标任务

2025-2029年计划发展林下中草药10万亩、林苗3万亩、林花0.6万亩、林菜0.2万亩、林菌0.2万亩、林草0.8万亩、林下养蚕0.2万亩。计划申报建设10个国家林下中草药示范基地,建成初加工林下经济企业1个、深加工林下经济企业1个。

发展布局

“一核”:以四个国有林场、彰武县森莱有限责任公司森林资源的区域为核心,发挥国有林场和国有公司资源丰富、权属清晰、发展潜力好的优势,探索新的非木材经济收入增长点,重点发展红柴胡、防风、桔梗等中草药,开展林木、草药混交复合经营,打造辽宁道地药材彰武生产基地和绿色生态品牌。利用樟子松作为砧木,嫁接红松,建设樟子松嫁接红松示范基地。

“两带”: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示范区和柳河沿河沙地综合治理示范区为重点,建设林下种植、生态旅游产业带,发展林草、林花、林药等特色产业,打造林下花海等生态旅游景点,开展亲子游、研学游等活动,促进林下经济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林下经济产业集群。

“三区”:依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和森林植被类型,划分东西丘陵区、北部沙化区和中南部平原区三个林下经济发展区域,以乡镇、村集体为根本,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重点发展以见效快、增收效益好的林药、林菜等特色林下种、养植为主的林下经济产业,实现区域差异化发展,切实打造一村一品,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壮大村集体经济、夯实乡村振兴。

重点任务

(一)林下种植

林药模式、林苗模式、林花模式、林菜模式、林菌模式、林草模式

(二)林下养殖

林蚕模式

(三)加工产业培育

引进先进加工技术与设备,建设林下产品加工厂。对采集的产品进行分拣、清洗、包装、保鲜等初加工,开发干制品等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

支撑保障

(一)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要素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宣传发动

(二)政策支撑

资金支撑政策、金融支撑政策、林地支撑政策、科技支撑政策、保险支撑政策

支撑保障

(一)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要素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宣传发动

(二)政策支撑

资金支撑政策、金融支撑政策、林地支撑政策、科技支撑政策、保险支撑政策

解读单位:彰武县林业和草原局

解读人:单立攀

联系电话:0418-6916802

彰武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彰武县林下经济产业五年发展规划(2025-2029)》的通知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