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审计整改,打通审计工作最后一公里

日期: 2021-06-04 浏览量:1017 来源:审计局 责任编辑:毕邑 文字大小:

审计整改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审计监督能否发挥作用的直接体现,关系到审计监督效能是否真正实现,评价审计监督效果的重要标准。审计整改落实难成为现时期审计监督工作的一大瓶颈,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审计项目结束后审计整改没能及时跟上,严重影响了审计监督效能的真正实现。实践证明没有整改的审计,效果等于零,要提高审计实效,必须打通审计整改最后一公里。

审计整改难究其原因,主要三方面原因:

一是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认识不到位。被审计单位只注重审计报告的内容,对提出的整改意见不重视;有的单位采取的措施就是应付,敷衍,反复和审计单位磨,蒙混过关;少数领导还存在那是“前任”的事,与己无关想法,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态度不积极,推动整改乏力;极少数单位领导还与审计有对立情绪。

二是整改工作措施不到位。部分单位对审计意见提出的有关事项重视不够。召开审计结果反馈会议后,以为审计就结束了的想法,没有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措施举一反三、补齐短板、查错纠违、提醒警示和对整改进展进行督促检查,促进整改工作落实。

三是整改制度建立、执行不到位。一些被审计单位为整改而整改,整改不彻底,虽建立了一些内控制度,但在日常工作中并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以致出现相同问题屡审屡犯、常审常在的尴尬局面,甚至还会主观性出现选择性整改情况,避重就轻,对其有利的部分,往往被接受,而涉及到自身利益问题,如一些追回挪用款项,以往年度发生问题等,态度变得消极,难以整改落实。                    

为解决打通审计整改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笔者认为应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科学整改,积极创新审计整改方式方法,坚持做到“责任不落实的坚决不放过、问题不解决的坚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的坚决不放过”。

一是建立审计整改责任机制,明确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务必要依法依规切实落实整改工作。

二是建立审计整改报告机制。要求被审单位,自收到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生效之日起30日内,向审计机关报送整改结果情况。

三是建立审计整改清单制度。清单要载明被审计单位,审计时间、查出的问题、应予整改的事项、确定整改的时间及其整改的结果,做到心中有数。

四是实行谁审计谁负责督促整改的责任制度,审计组负责对被审计单位整改工作加以指导,并把落实整改责任纳入审计质量检查和考核的重要内容。

五是建立整改问责机制。以审计组督办、县审委办督办函督办、县审委主要领导约谈等形式梯度督办、限时整改。对不按规定期限和要求进行审计整改的单位进行责任追究;对拒绝、拖延整改并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被审计单位要从严问责,并进行通报批评,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