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1-05-19 浏览量:796 来源:政府办 责任编辑:吴楠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主持人:各位听众大家好,这里是阜新市《对话民生》栏目的访谈直播。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阜新市彰武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副主任王旭东同志做客访谈,与大家就广大市民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探讨,欢迎王主任的到来。
答:谢谢主持人。各位市民朋友,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能够参加今天的《对话民生》访谈节目,我是阜新市彰武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副主任王旭东。
1.主持人:生态环境的好坏,已经成为影响大家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彰武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把生态保护和建设摆在极其显著的位置上,先后实施了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建设和柳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彰武近年来的生态变化吗?
答:大家都知道,多年来,彰武县委、县政府始终秉承“要生存、先治沙”的理念,将防沙治沙作为改善生态环境首要任务,把生态建设作为推动彰武加速赶超、富民升位的重要保障,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加大沙区林草植被保护力度,规划实施了“三北”防护林、草原沙化治理、养息牧河、柳河治理等工程,固定了流动沙丘,保护了万亩良田,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改善,筑起了辽西北第一道生态屏障,有效遏止了科尔沁沙地南移。同时通过实施生态治理工程,彰武植被覆盖度已由治理前的不足20%提高到80%以上,原本裸露的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已全部固定,平均风速由3.4米/秒降到1.9米/秒,扬沙天气由每年40天减少到18天。按照省气象局提供的利用卫星和气象数据资料分析,2018年以来,沈阳大气降尘量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8.6%,这足以说明彰武为沈阳乃至辽宁中部城市群建设的绿色屏障已见成效。
2.主持人:彰武县为什么要实施柳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
答:彰武实施柳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彰武构建“一点两线一面”治沙格局的战略需要,是彰武经济融入沈阳中部城市群的必要途径。柳河作为彰武的“母亲河”,水土流失严重,县委县政府按照总书记“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总要求,秉持“留住水、改良田、护生态”的理念,意在通过实施柳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延伸草原生态恢复的生态治理效应,探索“以水含沙”的新模式,从而实现水资源利用最大化,生态治理最优化。
3.主持人:柳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的理念是什么?
答:我们实施柳河生态治理项目秉持的“三大理念”:一是实施河道治沙,建设绿色生态河道,还昔日柳河风光、还昔日柳河生态,打造未来彰武发展和群众生活的“生态之肺”;二是实施引水入田,以水含沙,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柳河沿线乡镇的快速发展;三是实现乡村振兴,谋求生产效益、生活效益、生态效益三者融合统一。
4.主持人:柳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的内容包括哪些?进展如何?
答:柳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由省水资源集团作为项目实施主体,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项目的内容主要是实施土地生态治理约5万亩;修建防洪工程约70.77公里,配建贯通路137.2公里;在彰武县城主城区段建设生态景观工程,双侧共计8.4公里。项目一期工程已于3月1日正式开工,预计5月15日通水泡田,流转经营5万亩土地的农事企业北京亿良丰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已于4月初进入项目区开始筹备水田育苗、旱田整地、机械购置等工作。截至目前,能够满足1.2万亩稻苗育苗工作已经完成,约3.5万亩旱田经营计划已经开始实施。
5.主持人:土地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旱田改水田),土地流转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我们遵循以下四个方面原则:一是坚持集中连片、提质增效的原则,推动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相对集中,促进规模化经营。二是坚持“三权分置,用途不变”的原则,遵循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不改变土地原农业用途。三是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原则。四是坚持管理规范、经营有序的原则。
6.土地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旱田改水田),对农业产业发展起到哪些促进作用?
答:土地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是将三个乡镇10个村约5万亩适宜旱田改水田的地块全部改为高标准的水田,借助北京亿良丰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落地投资,做精做细做强彰武沙泉大米品牌,发展稻田养蟹,延长产业链条,扩大域外知名度。同时,在柳河沿线10个乡镇建设千亩果树基地10个,主要栽植锦绣海棠、苹果梨、李子、葡萄等树种。预计三年开始结果,五年达到盛果期,亩产优质果品3000-5000斤,亩纯效益4000-5000元。同时,建立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林下经济模式,扩大增收渠道。
7.主持人:实施柳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能为农业、农村、农民带来哪些实惠?
答:通过“以水含沙”生态治理能够有效遏制土壤沙化,提升耕地质量,改善生产条件,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对增加农民收入、美化人居环境、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增加水田面积,提升粮食生产实力;二是促进沿线10个乡镇农业现代化发展;三是提高柳河的灌溉、防洪、抗灾能力;四是打造现代标准农田,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五是改善人居生活环境,形成区域湿地效应,提高人居生活质量;六是拓展农民就近务工的平台,通过打工、其他有偿服务获得叠加经济收入。
8.主持人:老百姓对柳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的参与度和认可度怎么样?
答:可以说柳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是一项“人民至上”的民生工程,是为民情怀的集中体现,更是补齐“三农”短板的重要手段。在实施柳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旱改水工程决策和土地大流转工作中,我们充分尊重民意,除了按照程序召开村民代表会和村两委班子会以外,针对工程涉及的2891户农户,我们县乡村三级干部逐户征求意见,在赢得了98%农户签字同意项目实施,95%农户同意土地流转的前提下启动工程建设,显现了我们沙区百姓对引水治沙的渴求,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9.主持人:柳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对乡村振兴有什么促进作用?
柳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是建设我县乡村振兴综合体的伟大工程,通过项目的实施全力打造柳河高质高效农业产业带、生态湿地旅游观光带、绿色能源产业带、幸福河湖城市景观带、富裕富足幸福带。一是改善生态环境,实施“以树挡沙、以草固沙、以水含沙”三大工程;抓实“以肥改沙、以调减沙”两大改革;落实“以养退沙、依法治沙”两大保护,这就是我县“3+2+2”生态建设模式。二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打造集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为一体的农业经营新模式。三是依托流河沿岸丰富的风能、光能资源,大力发展风力发电项目,有效提高清洁能源占比,助力实现碳中和。四是实现农民三重叠加收益。首先保证固定收益,农民每年每亩可获得土地流转金700元,降低水田改造初期自主经营风险;其次获得就业收益,组织赋闲劳动力到农事企业打工,获得工资报酬,就拿大冷镇上三家子村为例,村民今后通过9500亩水田的农事活动打工,涉地576户,今后每户每年可增加收入约在5900元至7500元之间。同时,农村青壮劳动力从繁重的农耕中解放出来,到外地就业,增加收入;再次增加生产收益。另外依托庭院资源,发展庭院“五小产业”,还可以提高家庭收入。五是依托柳河沿岸自然风光,观柳河鸿雁、品稻花香甜、戏水上乐园、赛沙地越野、跑民族赛马,打造体育休闲娱乐场所。打造生态特色产业集群从而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战略目标。
主办单位:彰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彰武县彰武镇人民大街65号 邮编:123200 Email:zfbwzxx@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2202000010号
辽ICP备2020012834号 网站标识码:2109220045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6940100 网站举报邮箱:zfbwz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