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专家团队助力彰武沙地黑木耳生产

日期: 2020-04-28 浏览量:109 文字大小:





    4月23日,省农科院驻彰武县科技扶贫特色种植团队团长刘俊杰带领团队成员来到四合城镇黑木耳生产基地,与彰武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赵立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四合城镇等相关领导一起对扶贫产业基地的生产和运营情况进行考察指导,针对存在问题进行现场沟通;并与四合城镇相关负责人针对科技扶持、产业扶贫中所遇到的企业运营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
  目前四合城镇黑木耳生产已经完成了70个大棚的黑木耳菌包悬挂工作,剩余菌包将在一周时间左右完成入棚悬挂工作,预期今年生产总量可以达到85~90棚,共180万个菌包。其中10余个大棚的菌包耳芽出齐,预计一周左右可以进行第一潮子实体的采收,其余菌包也已经出现“黑线”状的原基。为缓解疫情对第一季度生产的影响,基地通过直接销售15万个菌包回笼部分资金,缓解生产压力;同时对于少量的污染菌包,将采取大棚内地摆出耳管理方式,降低损失。整个基地预期在5月中旬左右迎来第一潮黑木耳采收高峰期。
  刘俊杰强调,要结合彰武当地环境条件,对于出耳期水分、湿度管理、防沙措施以及春季防风防火的生产安全等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专家组充分肯定了企业在基地管理方面所投入的精力和所采用的管理机制的改革,并建议企业要在运营管理上进一步与农户参与承包管理的有效对接方面做一些细致工作;同时加强品牌培育,打造沙地木耳品牌,在产品销售方面积极拓展电商平台,通过小包装精品化产品模式,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