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书记---孙前
日期: 2019-01-17
浏览量:83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他把驻村的地方当成自己的“家”,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他千辛万苦、千方百计、千言万语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他与村民融为一体,被乡村干部和广大村民亲切誉为“三千”书记。他就是阜矿集团公司派驻彰武县四合城镇王家村的“第一书记”---孙前。
今年4月份,在阜矿集团劳服中心任职的孙前被选派到王家村担任村“第一书记”,面对村民翘首以盼的期望目光和村集体经济及村民长期贫困的村情,孙前深深感受到肩上的责任很重。
在刚来到村上与村民初步接触中,孙前深知,只有愿意与村民交朋友,才能得到村民的信任;只有村民把你也当成朋友,才能和他们互说贴心话;只有了解到村民的期盼,才能使干群目标一致。为此,孙前走村串户,深入到村民家中调查摸底,全方位了解掌握村情民意,为以后做好各项工作打下基础。
王家村由原3个自然村合并组成,村区域面积达4.6万亩,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区域大,在四合城镇是个大村。全村共有626户人家,人口多达2089人。孙前来到村上仅几个月,就基本走遍全村。把原有建档立卡扶贫户的每户家庭的人员情况、房屋情况、贫困原因、脱贫发展意愿等基础材料做实、做清,夯实了精准扶贫工作基础,为有的放矢,实现精准扶贫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孙前作为村第一书记,他借助党建活动载体,凝聚发展合力。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树立创先争优标杆,以此影响带动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坚持给自己高标准定位,对上级布置的任务坚持高标准落实、高标准完成;他从抓班子、带队伍入手,规范党内“三会一课”制度,制定了村级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及村务公开等制度,积极促进村级事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今年,他还培养了3名入党积极分子,充分发挥了派驻村工作队队长的职责和村第一书记的先锋作用,被村民誉为“闲不住、不怕千辛万苦的第一书记”。
针对王家村贫穷落后的状态,孙前克服各种困难,千方百计尽全力争取为村民办实事。今年5月份,他积极与建设银行联系,为村民搭建了“电商平台”村民可利用此“电商平台”把自己的农产品销售出去,把自己需要的农用材料买进来,方便了村民;今年9月份,他又积极主动与各方联系、沟通,为王家村修了6公里水泥路。据了解,为尽快修好此路,孙前往返相关部门、单位20多趟,花了自己2千多元车油钱;今年10月份,在一次市扶贫工作会上,他注意到绿通牧业公司的养牛项目非常适合本村实际情况,就积极找各种关系与绿通牧业公司联系、沟通。他还到绿通牧业公司东梁镇安格斯养牛基地参观学习,组织村民成立养牛合作社,为尽早促成养牛项目,使村民增强养牛脱贫的信心,他自掏腰包买喂牛的高粱种子,并积极与阜矿集团领导协调、沟通为村民解决了做牛槽子的材料,价值近50多万元。截至目前,在孙前的千方百计争取下,此项目已得到市、县领导和银行的大力支持,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
为使村民改变致富理念,提高村民致富知识和增强村民脱贫致富信心及摸清村和村民的基础材料,他起早贪黑放弃休假,不怕累、不怕麻烦,到敬老院、医院、村民家与村民谈,找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谈,积极反映汇报村民致富脱贫情况,给村民跑致富项目。
自孙前到王家村担任第一书记半年多来,王家村委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增强,全村新农保、新农合、治安扫黑除恶、乡村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得到了村民的称赞和上级部门的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