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科院花卉团队助力彰武科技精准扶贫

日期: 2019-06-11 浏览量:165 文字大小:

    自从2018年12月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与彰武县人民政府签定科技扶贫引领示范基地共建协议以来,辽宁省农科院出口花卉团队,充分发挥人才、技术和市场优势,采取“科技+地方政府+合作社+贫困户”的花卉产业科技扶贫新模式。
    5月31日,在省农科院潘百涛副部长带领下,出口花卉团队屈连伟团长,刘树彬等专家一行4人再次来我县花卉基地指导工作。各位专家深入双庙镇二台子村和兴隆山镇花家村花卉生产的田间地头和温室、大棚进行现场指导。在二台子村,第一批栽植的菊花的高度已经达30cm ,生长整齐、茎秆粗壮、长势喜人。屈连伟一进入大棚,便发现了蓟马危害的症状。屈连伟说,蓟马是切花菊出口检疫的重要害虫,其体型小,只有0.5-2 mm,很难被发现。蓟马吸食菊花叶片汁液,导致叶片畸形、失绿。屈连伟说:“该虫害刚刚发生,需要抓紧防控,一是可采取棚室内张挂篮板诱杀,二是喷施药剂防控,要早防早控,现蕾后,露花瓣前是最佳防治期,防治晚了,将严重影响切花菊的质量和出口销售 。”北斗星合作社的王社长马上安排人员开展防控工作。在兴隆山镇花家村,专家们查看了正在建设中的高标准花卉生产温室和博士专家工作站。然后进入康乃馨栽植棚和紫苏种植基地进行指导。康乃馨也是辽宁省农科院花卉所今年帮助引进的,共有11个颜色9个品种,总数达5万株。
    潘百涛指出,花卉专家团队要立足于科研,服务于彰武。在大力开发当前主栽切花菊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其他优良花卉品种,丰富花卉种类,同时加大研发试验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真正发挥博士工作站的试验示范引领作用,用3-5年时间让花卉科技扶贫产业在彰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