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彰武县2014年财政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日期: 2015-05-21 浏览量:293 文字大小: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县2014年财政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财政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支预计完成情况。2014年,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我县的财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94200万元,全年预计完成9432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0.1%,比上年增长2.7%。其中:税收收入预计完成6252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0%,比上年下降6.2%;非税收入预计完成3180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0.4%,比上年增长26.1%。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预计完成267000万元,比上年下降0.9%。
    (二)公共财政预算收支预计平衡情况。2014年,财政收入总计303544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4320万元,上级各项补助收入177744万元,上年结余收入31180万元,调入资金300万元;支出总计278600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670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1600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滚存结余24944万元,需要结转下年支出26142万元,累计净结余-1198万元,当年实现收支平衡。
    (三)基金预算收支预计完成情况。201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81000万元,比上年下降17.9%;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计完成96000万元,比上年下降15%。
    二、2014年主要财政工作
    (一)加强财政收入征管,壮大政府财力规模一是加强税收征管。全县上下加强协税护税,强化收入征管,挖掘增收潜力;加大财税统筹力度,定期召开财税形势分析会,加强收入调度;全面开展税源调查工作,出台促进乡镇财政收入超收激励政策,调动乡镇组织收入积极性。二是加强非税收入征缴。继续深化非税收入征管方式改革,清理行政事业单位各类收入,特别是强化土地出让金、基础设施配套费等收缴,充分挖掘增收潜力,增加了政府统筹财力。三是加强社保基金征收。重点推进养老保险扩面,提高参保率和征缴率,全力减少养老金缺口。四是全力向上争取资金。全年共争取市以上补助资金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8.7%,有效地缓解了地方财力和资金不足的困难。
    (二)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努力培植财源。积极筹集资金,大力培植后续财源,促进全县经济快速发展。一是支持产业集群建设。筹集资金4.9亿元,支持林产品基地、辉山乳业集群和农产品加工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扶持壮大支柱财源。加大对重点企业支持力度,投入3000万元,重点支持石油工具、格美特等20多家企业,使之成为重要的财税来源和地方财政增收的重要力量。三是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着力提升城镇功能,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投入4.5亿元,重点支持沈彰新城和城镇拆迁改造、道路、供水、供电、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着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大了民生投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7%。一是提高公教人员津补贴。筹措资金7000万元,增加了公教人员收入水平,这是我县职工首次与阜新市本级享受同等工资水平。二是支持社会保障工作,共投入5.1亿元。其中,投入3.8亿元保证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低保金和优抚对象抚恤金按时足额发放;为机关事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6000万元;为60岁以上农村老人发放待遇3900万元;发放救灾资金1700万元。三是支持公共卫生事业,共投入2.4亿元。其中:投入1.8亿元支持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拨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资金2000万元;投入3000万元用于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建设,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四是支持教育、文化、体育等事业发展,共投入3.7亿元。其中:投入2700万元,免除了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和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投入2400万元,支持了农村幼儿园、食堂和营养改善计划等建设,改善了办学条件。投入2340万元,对18个公益性文化体育与传媒部门单位进行基础设施维修改造、设备更新。五是支持农业,共投入资金8.5亿元。落实惠农政策。投入2.4亿元,发放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开展了农林和种植业保险,支持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体系建设,支持了扶贫开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了农民增收。支持水利发展。投入2.2亿元,支持农田水利、滴灌节水、水库除险加固、防汛抗旱和饮水安全等水利重点项目建设。投入0.9亿元,支持青山工程和林业生态建设。投入0.8亿元,建设沈阜农业示范带,支持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0.5亿元,支持土地治理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增效。支持农村综合改革。投入0.4亿元,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村内道路建设,开展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在4个行政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六是继续支持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投入资金0.5亿元,提高全县政法部门经费保障能力和业务装备水平。
    (四)扎实推进财政改革,努力提高管理能力。一是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预算编制更加细化,定员定额体系更加合理,建立健全预算指标管理系统。二是积极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全县24个乡镇启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为实现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纵向到底奠定基础。三是全面启动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工作。17项惠农补贴资金纳入“一卡通”发放范围。四是强化政府投资工程预决算审核管理,努力提高工程审核效率,有效节约资金,全年审定额9897万元,审减率为14.4%。五是政府采购制度工作质量和效率大幅提高,全年实现政府采购支出5300万元,节支率达12%。六是全面完成政府、各部门预决算和 “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七是强化财政监督。加大对节水滴灌项目资金和优抚对象人员生活补助等7项重点专项资金的检查,继续实施“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财经秩序得到进一步改善。八是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厉行节约要求,大力压缩会议费、差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等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公务活动成本。
    虽然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总量小的问题依然存在;财政收入增幅放缓与刚性支出加大的矛盾较为突出;政府性债务进入偿还高峰期,政府债务负担沉重,财政风险加大;国库资金调度仍然十分困难;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这些问题,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予以解决。
      三、2015年预算(草案)
    (一)全县预算(草案)
    2015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96300万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税收收入70700万元,比上年增长13.1%;非税收入25600万元,比上年下降19.5%。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14280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1.3%。收支平衡初步情况是:财政总收入安排154300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963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安排58000万元;财政总支出安排154300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1428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安排11500万元。收支相抵后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2015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574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57400万元。
    (二)县本级预算(草案)
    2015年,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66300万元,比上年预算下降2.1%。其中:税收收入41000万元,非税收入25300万元。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95800万元,比上年下降1.2%。收支平衡初步情况是:财政总收入安排107300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663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安排41000万元;财政总支出安排107300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958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安排11500万元。收支相抵后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2015年,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574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57400万元。
      四、2015年重点工作
    (一)夯实财政增 收基础,推动财政保障能力提高。一是切实深化财源建设。密切关注重点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的引进建设,推动工业、服务业和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培育可持续、支柱性税源。加大骨干税源支持力度,健全财政良性增长机制。落实财税扶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发展动力。二是大力加强收入征管。落实各项税收政策,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实施“营改增”扩面、房产税、资源税等税制改革。完善税收征管体系,加大税收执法力度,清理整顿越权减免税收等行为,取消违法违规收费项目。按照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费的原则组织财政收入,依法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的征管,加强对全县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加大税收执法力度,加强综合治税,大力挖潜增收,堵塞税收漏洞。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三是努力提高收入质量。完善体制激励和政策引导机制,坚持以抓税收、抓主体税种增收为重点,提高公共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比重、主体税种收入占税收收入比重。四是争取上级支持。主动谋划,认真梳理项目,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继续争取市以上资金支持。
    (二)统筹安排资金,确保政府工作有效进行。一是优化结构,提高社保基金使用效益。多渠道筹集资金,全面落实社保对象待遇政策。努力抓实社保基金预算,提高基金监管水平,促进社保制度安全有效运行。特别要解决好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问题,落实好企业养老保险财政补助,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平稳运行。二是巩固成果,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医改前期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等资金投入方式。三是优化配置,完善社会救助及就业保障制度。健全低保、五保、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救助力度。支持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四是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继续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和减免学杂费政策;积极推进教育布局调整,支持教育资源整合,实施教育经费保障工程。继续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善公共安全保障、公共交通建设、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公共文化提升工程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五是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依托沈阜现代农业示范带、滴灌节水等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布局优化升级。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投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深入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建设美丽乡村。加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管理,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六是支持生态保护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节能减排,支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推进污染治理。加强生态保护,支持青山、碧水、蓝天工程建设。推进京沈客专、辽西北供水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产业园区、农产品深加工大项目和产业集群建设。
    (三) 深化改革 管理,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一是切实加强预算管理。进一步健全政府预算体系,统筹做好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理念,规范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完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部门预算管理,进一步推进标准化、定额化管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二是稳步推进财政改革。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积极建立乡镇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模式。有序推进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工作,实现动态监控和集中支付改革同步运行。建立公务卡制度,制定县本级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加快推进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三是不断提高理财水平。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完善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完善重大项目资金筹集办法,建立重大项目资金债务偿还机制,严格控制财务成本,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健全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制度。搞好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改革,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房产出租和处置问题专项治理取得实效。进一步强化政府投资工程预决算审核。四是持续加强财政监管。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审计等各方面监督,认真办理建议提案。扩大财政公开范围,努力推进“阳光财政”建设,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继续推进“大监督”格局建设,不断提高财政监督工作效能。
    各位代表,2015年财政工作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我们要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认真落实好本次人代会的各项决议,为推进彰武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