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彰武县关于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日期: 2020-06-22 浏览量:429 来源:彰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责任编辑:吴楠 文字大小: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省市直有关单位: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彰武县关于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彰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6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彰武县关于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

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29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的通知》(辽政办发〔2019〕25号)和《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阜政办发〔2019〕37号)文件精神,经县政府同意,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及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激发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的积极性,拓展贫困乡村产品和服务消费渠道,提升贫困乡村农产品供应水平和质量,推动贫困乡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围绕促进全县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乡村长远发展,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打破制约消费扶贫的“瓶颈”,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二、实施范围

    重点面向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鼓励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示范,社会组织积极跟进,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打造消费扶贫新格局。 扩大对贫困乡村产品和服务消费,巩固扩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果,促进贫困村和贫困人口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三、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县政府抓总,扶贫、农业农村、工信、市场、发改、文旅广电等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乡镇政府配合,引导和激励各级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学校及医院食堂、工会以及市民积极参与消费扶贫。

(二)市场运作。依托餐饮、超市、电商平台承办运作,组织产销对接,整合物流、建设消费扶贫大数据平台,将全县贫困村(户)产品配送到各级市场、本地各级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学校及医院食堂、工会以及市民。

(三)社会参与。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扩大贫困乡村产品和服务消费。将消费扶贫纳入驻村帮扶工作内容、纳入精准扶贫行动,鼓励“以购代捐”“以买代帮”,优先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和服务。

(四)机制创新。创新消费扶贫市场化运作机制、产品供需对接机制、政策激励支撑机制、社会组织参与消费扶贫动员机制,以市场化运作为主,构建承办企业、贫困农户、消费者三方共赢的长效机制。  

四、重点工作

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基础,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核心,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脱贫链,加强政策驱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消费扶贫方式,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一)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支持消费扶贫  

1.全县各级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带头参与消费扶贫。全县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单位的食堂、餐厅等,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选用贫困村的农、畜产品,优先从贫困村聘用工勤人员,建立长期定向合作机制。搭建全县性贫困村农畜产品展示、销售、仓储、配送中心和线上销售平台,引导全县干部职工自发购买,倡导各类协会、各级工会组织、公益机构等积极支持消费扶贫。完善县乡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线上线下融合体,完善乡镇物流中心,建立电商交易平台,培养电商企业。开展建档立卡户电商基础知识培训,实现有能力参与电商操作的贫困户全覆盖。利用电商平台帮助贫困户线上销售农产品,提高附加值,实现增收。定期策划贫困村农特产品展销会、推介会等推销活动,并积极参与市级层面组织开展的相关活动,推动供需双方精准对接。鼓励民营企业“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积极购买贫困乡村产品和服务。(责任单位:县扶贫办、县委统战部、县直机关工委、县工信局、县教育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广电局、县卫健局、县财政局、县供销社、县总工会、县妇联、县残联、团县委、各银行金融机构,各乡镇政府)

2.发挥对口帮扶、对口合作和定点扶贫作用。协调省直定点扶贫单位,通过消费扶贫与所帮扶贫困村建立长期稳定农、畜产品供销关系。督促受帮扶乡镇、村主动对接,根据需求提升产品品质和质量,扩大供给规模。包村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结对帮扶干部等,对所帮扶的贫困村、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需求进行摸底,组织参加区域性农产品展销会、商品贸易博览会等,并积极搭建营销推广平台。发挥帮扶队伍思路宽、交际广、渠道多的优势,为帮扶对象产品进行代言,拓展销售渠道。(责任单位:县发改局、扶贫办、县工信局、县农业农村局、组织部、各乡镇政府)

(二)拓展贫困乡村产品销售渠道

1.市场直销。推动流通企业与贫困村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推动彰武县家得乐综合超市、彰武县家友阳光超市、豪德农贸大市场等农产品流通企业深入贫困乡村,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活动,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并设立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专区、专档、专柜,加强对扶贫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帮助贫困地区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加强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冷链设施建设。根据贫困村产品特点,鼓励建设适度规模的产地型冷库、预冷库、移动预冷库、具有冷藏功能的产地加工集配中心等冷链设施,提升预冷和储藏保鲜能力,补齐“最初一公里”冷链物流短板,延长农产品货架期,提高错峰销售能力。配备标准化的清洗、烘干、分级、包装等商品化处理设施,提升农产品初加工和产销对接能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扶贫办、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局、县财政局、县交通局、县供销社)

2.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专销。发挥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等优势,在彰武高速公路服务区、中石油昆仑好客便利店等场所设置扶贫商品专区专柜。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高速公路广告资源、新兴媒体、高速通APP、中油好客e站等平台拓宽销售渠道。(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扶贫办、县农业农村局、县供销社、县交通局、中国石油辽宁彰武销售分公司,各乡镇政府)

3.电子商务营销。结合我县产业布局,鼓励本地有实力企业,积极推进与淘宝、京东、苏宁等平台在新零售、大数据、云计算、精准扶贫深度合作。建立“电商+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的示范性合作企业2家,力争在年底前建设县域电商平台1个,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体,畅通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渠道。2020年,争取在阿里、京东、苏宁、一亩田、惠农网等知名电商平台及慧农帮等专业扶贫电商平台上架彰武特色产品至少20个,力争入驻国内全部知名电商平台,扩大贫困村农产品销售规模,开拓销售新渠道,提高贫困户收入。(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扶贫办、农业农村局、县供销社、县邮政局)

4.宣传推介展销。发挥贫困村产品原产地、品种全、货源新等独特优势,充分发挥沈阳“后花园”、“大厨房”的地域优势,深挖沈彰直接销售渠道。积极参加大型农业博览会、展洽会等活动3次以上,集中推介我县贫困村特色农特产品。开展贫困村农产品进机关、进企业展销促销活动。在每年国家扶贫日发出倡议、组织活动,引导社会团体与贫困村精准对接,促进消费扶贫。(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局、县扶贫办、县工信局、县工商联)

(三)提升贫困乡村产品供给与劳务输出水平和质量

1.打造区域性特色品牌。发挥地域优势,打造彰武消费扶贫品牌,统一制定区域性扶贫产品标识,共享共用共推区域性农产品品牌。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围绕彰武大米、彰武花生、彰武地瓜、彰武黑豆、彰武枝豇、彰武山药、彰武寒富苹果、彰武优质梨、彰武沙泉鱼、彰武牛羊肉以及水稻认养等一批“叫得响、信得过”的特色农产品,打造特色鲜明、品质稳定、竞争力强、辨识度高的彰武区域农产品品牌,树立贫困村农产品良好口碑和形象。计划2020年增加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1个和地理标志产品1个。培训输出农村贫困劳动力,发挥现有劳务输出基地作用,培育特色劳务输出品牌,带动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人社局、县工信局、县农业服务中心等,各乡镇政府)

2.加快流通服务网点建设。整合县域内物流企业,搭建县域流通服务体系,在快递上下行之外,加强县域内物流发展,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产品流通性。同时利用现有的公交线路开展智慧公交方式,完成物流车辆到达村级的配送任务,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解决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力争到2020年底前实现24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物流中心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设立电商扶贫公益岗,至少聘用2名贫困户人员就业,安排配送车辆专门为贫困户、残疾人、孤寡老人等配送快递。力争到2020年底全县“邮乐购”站点数量达到350个,村级电商扶贫服务站77个。(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扶贫办、县发改局、县交通局、县供销社、县邮政局等,各乡镇政府)

3.增强贫困村特色产品供给能力。以省农科院与我县“科技共建”为契机,充分发挥科技扶贫作用,开展贫困户种养技能培训和入户指导,提升产能。鼓励农事企业、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扶贫产业项目,提高对市场需求的把握能力,打造农特产品品牌,通过新型媒体渠道提高消费者认可度。培育有竞争力的新型市场主体,选择具有一定发展潜力、一定产业基础、较强发展意愿的贫困村,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建设农、畜产品加工“扶贫车间”,进行工厂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商品化水平,延长产业链条。按照“产业化带动、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高效化利用”的思路,进一步提升“扶贫车间”建设管理水平,提高产业扶贫质量,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支持贫困村申请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简化申请手续,减免相关认证费用,增强消费扶贫商品的供给能力。(责任单位:县扶贫办、县工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局、县税务局,各乡镇政府)

(四)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扶贫开发、美丽乡村和旅游特色村建设,完善旅游景区道路、旅游厕所、旅游标识牌、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农家乐、民宿经济,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综合服务水平。2020年完成农家乐、民宿5家,全县A级景区实现旅游厕所全覆盖。(责任单位:县文旅广电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交通局、县发改局等,各乡镇政府)

2.打造特色旅游。积极对接省直高校、域外旅行社,发挥省直高校驻村第一书记作用,依托治沙学校党性教育基地,围绕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整合主要景区景点、现代农业观光点,借“沙泉鱼宴”、“ 地瓜宴”等载体,以“研学游”为突破口、生态休闲游为主线,开发适合不同人群的乡村特色旅游线路,吸引域外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等团体及旅游爱好者,促进旅游消费。同时,全力实施旅游后备箱工程,包装“伴手礼”产品,拉长旅游产业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责任单位:县文旅广电局、县农业农村局等,各乡镇政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细化实化相关政策举措,指导乡镇、村开展消费扶贫工作。充分发挥乡村两级干部和帮扶队伍作用,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落实落细,重点做好农产品认定、推荐工作,实行产品名录制度,保证产品质量,积极参加各类营销活动。(责任单位:县扶贫办、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局、县文旅广电局、县供销社、县财政局等,各乡镇政府)

(二)完善利益机制。提高贫困人口在农产品产销和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中的参与度。完善企业、合作社等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贫困户利益。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实施“地土、劳动力入股+二次分红、长期订单+二次分红”利益联结机制,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采取“土地入股+二次分红”机制,对有劳动能力或懂技能的贫困户,采取“劳动力或技能入股+二次分红”的机制。同时,积极推动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稳定、紧密、互利的利益联结关系,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多种方式,带动贫困户融入产业发展链条。引导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让贫困户和村集体稳定分享产业链和价值链收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扶贫办、县文旅广电局、县财政局等,各乡镇政府)

(三)强化安全保障。全质量提升校园食品、农村地区、餐饮、幼儿配方乳粉、保健食品等食品经营行业管理水平,落实“互联网+政府服务”重要举措,积极推进电子证书管理工作,全面提升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审批效率,为贫困人口办事、创业提供便利条件,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压实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全力推动放心肉菜示范超市、餐饮质量安全示范街、餐饮质量安全示范店、小作坊规范化管理示范店等创建工作,打造彰武饮食特色。坚持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牢牢守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获得感幸福感。加大农产品监测力度,全年完成市级风险监测200个(50个/季度)、县本级风险监测1200个(100个/月)、乡镇农残速测7200个(25/月/乡镇)。(责任单位:县市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卫健局、县扶贫办、县工信局、各乡镇政府)

(四)强化政策激励。落实国家出台的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等方面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贫困村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涉农产业,助力贫困地区增强“造血”功能。强化信息共享,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强金融创新,加大对贫困村区域性特色品牌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力度。统筹相关政策资源和项目资金,对在贫困地区从事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企业,在金融、土地、水电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对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扶贫车间等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对组织劳务输出的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等,落实现有补贴、补助政策。对参与消费扶贫有突出贡献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采取适当方式给予奖励激励。各乡镇要探索建立健全消费扶贫台账,重点统计购买贫困村、贫困户农产品和消费扶贫成效突出企业、合作社的产品相关数据,作为政策支持、评先评优等重要依据。(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局、县文旅广电局、县扶贫办、县税务局、人民银行彰武县支行,各乡镇政府)

(五)加强宣传推介。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客户端上已开通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专栏,重点对消费扶贫工作中涌现出的机关单位、企业、合作社、诚信贫困户等进行宣传,加快提升扶贫产品品牌效益和市场知名度,加大消费扶贫引导力度,培育社会大众消费扶贫献爱心理念。将优秀的电商扶贫、消费扶贫等宣传作品在电视、报纸、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以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进行全媒播发,营造全社会关注、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及时跟进豪德电商中心、大清沟消费扶贫展示店、县长带货等工作成效,邀请阜新日报、阜新电视台进行主题采访,积极对接学习强国等省级及以上媒体做好宣传报道。(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扶贫办、县电商办,各乡镇政府)

(六)强化督促落实。加强对相关部门、乡镇开展消费扶贫工作的督促指导,及时跟踪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将消费扶贫纳入年度脱贫攻坚工作计划,积极探索创新方式方法,确保消费扶贫各项任务和政策落到实处。(责任单位:县督查室、县扶贫办、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局、县文旅广电局、县供销社、县财政局等,各乡镇政府)

 





彰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彰武县关于开展消费扶贫助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政策解读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